彭金祥,1964年农历4月生,籍贯四川大邑,中共党员,硕士,教授。现为教育学院副院长,巴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。主要专业方向为语言学。1980年9月进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,1984年7月取得学士学位,毕业分配到四川眉山师范学校任教,主要讲授《文选与写作》等课程,并担任班主任;1986年6月考上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研究生,专业是汉语史,方向是音韵与方言。1986年9月参加中国音韵学会与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“高校古代汉语研究班”,获结业证书。1988年加入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89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,先后从事地方志编写、人事管理、档案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。2003年5月到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任教,先后讲授《古代汉语》、《古代文学》、《秘书学》、《行政管理学》、《公务员考试》等课程,在全院开设《汉字与中国文化》选修课。2005年开始担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,2006年又开设《世界遗产研究》选修课,是第一批在全院开设两门选修课的教师。2009年学院成立文化与传媒系,担任播音与主持教研室主任,先后开设《中国文化概论》、《西方文化史》、《中国地方文化研究》等课程。2011年7月开始在初教系担任副主任,主管教学工作,担任《汉语基础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,到2013年初,先后出版专著3部,尤其是2012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的《四川方言语音系统的历时研究》,填补了四川方言语音史研究的空白,具有重要学术价值;在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》、《广西社会科学》、《社会科学论坛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主持省级课题4个,参与省级课题6个,担任院学生社团“晨曦国学研究会”和“乒乓球协会”的指导教师。